找到相关内容38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往生与成佛——难行道与易行道

    家业,十方济运,为斯益故,多愿生净土也。” 大集月藏经也说:“我末法时中,亿亿人修行,一得道者,唯依净土法门,才是最契合恶世众生速超生死,直至成佛的稳当修行道路。” 由此可知,求生净土,是末法众生踏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475113.html
  • 关于地球的20个事实

    速度最快的地表风纪录是多少? 地球表面最快的“正常的”风速达到372公里/小时,这是1934年4月12日在美国新布尔什州的华盛顿山记录的,但是1999年5月在俄克拉荷马州发生的一次...

    memail.net

    |环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50285558.html
  • 弘一大师的一封佚简

    第一版上刊出了《欲得释弘一法师最后墨迹者注意》的公开信。《启事》说:   李叔同书法海内闻名,顾自出家以来,能得其墨迹。去岁敝校(本校原名上海专科师范)募集资金,弘一师特破例,书赠琴条三十幅,俾作...

    郭长海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54192326.html
  • 清初西北西南蒙藏边疆的形势

    人口增多,畜群增加,各大兀鲁斯(即封建领地)的封建主开始扩展土地,寻找新的牧场。1628年,土尔扈特部首先向伏尔加河下游迁徙,占据了从乌拉尔河到伏尔加河,自阿斯塔拉到萨玛尔河的广阔土地。1637-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31696095.html
  • 详说静乐庵之十三

    拥雄关百二,将鸟啄带羽翎军守之,土人不识,呼其军曰:老鸦关“是也。国绵久问不世,已不知有魏、晋,安问之明?王族之显著者,唐有二良器:宇公亮骁勇敌,季二十四,历战六十二,封深王,涂凌烟阁。夫人族亦蕃盛...

    李贵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1696494.html
  • 孔孟的生死观

    ”(《论语.子》)阳货也说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!”(《论语.阳货》)君子与其坐叹生命的无常,不如珍惜有限的生命,创造不朽的价值。   无论如何,死亡终是无可奈何的事。伯牛病重,孔子感叹地说:“亡之...但孔子“乐天知命故不忧”(语见《周易.系辞上传》),他说:“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(《论语.子》)又说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!”(《论语.述而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046831.html
  • 净土三经与摄生三愿

    自力念佛法门”矣!须知,靠自力唸佛除烦恼、断妄念,入定、开慧,得“一心不乱”,靠“心净则土净”,而往生“唯心之净土”者,乃自力法,非正宗净土门也。《大集月藏经》云:“末法,亿亿人修行,一得道,唯依念佛得度生死,因仗佛慈力摄受故”。这里,亿亿众生所修之“道”是指释迦佛所说的八万四千“圣道门”也,之所以“一得者”,皆因靠自力修持,不仗佛慈力摄受故。“净土一门”是专指依弥陀“摄生三愿”,生信、发愿,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94861952.html
  • 读“劝发菩提心文”有感

    ,不觉大笑,亲友贺客皆不解,争问何故?罗汉答道:“太乱大乱,此事罕见!”而说一偈:“此事古今,孙子娶祖母,犬丰席上座,外婆锅里煮。”原来新娘是新郎前世祖母,而座上嘉宾竟是昔日烹宰牛羊,“人死为羊,丰...不可思议,无非欲启证无上正等正觉之决心。然菩提路远,若依通途法门起修,即使是上等利根之人,圆修圆断,尚须累世精勤不懈;我等末世众生,根器劣小,有教无行,遑论证果。大集经云:“末法亿亿人修行,一得道,唯依...

    陈瑞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0264266.html
  • “无可无不可”——孔子的人生智慧

    要求的方法是不带先入为主的判断,基于事实,实事求是。“子曰:吾有知乎哉;无知也。有鄙夫问于我,空空如也。我叩其为两端而竭焉。”(《论语·子》)因为,真正践行“无可无不可”的人生智慧的前提,就是对于特定的主客观环境有一个仔细的考察和准确的把握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应该注意的就是防止因“自我”的“成见”而影响准确的判断,所以孔子主张无论是实践还是思考,都要做到“毋--意、毋必、毋固、毋我”(《论语·子》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276628.html
  • 天台、华严、南山律的传续

    特色一,弘扬律学以革除时弊。他发愿学律弘律,很大程度上是“寄慨”于“当今知识(僧人),不以名相牵,利相饵”,“当今知识,不以掠虚伎俩,笼罩浅识”,“当今知识,不侈服饰,据华堂”,“当今知识,不精选侍从,前列后随”,“当今知识,不同流合污……”“某每想,如来正法一坏于道听途说入耳出口之夫(民俗佛教积弊),再坏于色厉内茬羊质虎皮之徒(僧团佛教积弊)”。[19]其特色二,从实际出发,研求经典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52462259.html